尊敬的徐金金委员: 您好! 您在上虞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上提出的《关于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创建的建议的建议》(政协第173号提案)已收悉。非常感谢您对我区“无废城市”创建工作的关心支持,您提出的强化宣传引导,倡导绿色生活,做好垃圾分类,强化风险防控,实现农业废弃物、生活垃圾、危险废物减量化、资源化,持续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建议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,也正是我们今后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持续开展、提升的方向。为此,我局高度重视,认真研究落实,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: 一、强化宣传,营造“无废氛围”。我区精心制作了以“无废城市”为主题的宣传动漫、海报、折页、展板等一系列宣传资料,并通过电视台、日报等公众媒体,街区灯箱广告,小区闸道,电梯楼宇广告,公交车车载视屏等多途径全方位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宣传。今年更是新增了公交车车身广告、候车亭、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宣传工作,在新大通等商业集中区大屏上滚动播出宣传动漫。制定印发了《关于开展 2021年度上虞区“无废细胞”创建工作的通知》,在去年创建53个“无废细胞”基础上,拟新增打造10个“无废学校”,15个“无废小区”等57个“无废细胞”。切实提升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宣传覆盖面,让更多的群众(特别是老人、学生等)知晓并参与到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当中,让“无废城市”理念从小深入人心,融入生活,已初步形成人人参与,全民共建,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围。 二、源头分类,倡导“绿色生活”。通过宣传讲座、主题表演、示范引领等方式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,加大《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普法执法力度,完成了10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小区,63个分类准确村、5个市级示范村、24个生活垃圾分类项目村等创建工作,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。同时,进一步加强对塑料制品使用较多的公共场所采取限塑令,限制甚至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,倡导使用竹篮子、布袋子购物,进而减少全区塑料袋的使用量及废物产生量,实现“绿色生活”。目前,已在13家农贸市场、3家民营放心市场(城南、中欣、科峰)推行使用菜篮子、布袋子,3家星级饭店已实施限制一次性消费用品,在开元名都大酒店等30家大型酒店中宣传实行不主动提供、摆放一次性消费用品相关内容。 三、综合利用,实现“变废为宝”。紧紧围绕农业废弃物,制定出台《2020年上虞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》,统筹各部门合力,积极打造秸秆、农膜收储运体系建设,截至目前,已建成农作物秸秆收储网点31个,秸秆粉碎中心5家,秸秆综合利用企业20余家,建成2个秸秆全量利用示范区,收储范围覆盖全区各个乡镇街道,每年水稻、玉米、葡萄枝条等秸秆综合利用率96.4%。统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,大力实施农牧循环、粪污纳管、密闭发酵等举措,将畜禽粪污变废为宝,转化为农家肥应用于种植业。截至目前,已建成嵊花种猪、越泉农业等多家密闭式发酵罐技术示范点,全区规模养已实现密闭式发酵罐应用技术100%全覆盖,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率达96.53%,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 四、强化管理,安全“回收利用”。自“无废城市”创建以来,我区高度重视危险废物规范贮存、合法处置等方面工作。目前,已完成我区59家产废企业及2家危废处置经营单位试点开展企业端危险废物智能化监管系统,确保企业危险废物从产生、贮存、处置各环节全过程监管,实现危险废物从“摇篮”到“坟墓”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,大大减少了危险废物非法倾倒等环境风险隐患。同时,我区制定印发了《上虞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》,积极推进城乡资源回收站建设,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,设立再生资源上门回收服务热线,建成绍兴市上虞区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梁湖分拣中心并投运,大大提升了各类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建成并投用资源回收站112个(其中城区89个、镇村23个),并在全区机关单位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,我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50.5%。 再次感谢您对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!也恳请您继续关注我区的生态环境及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,多提宝贵意见!我们一定会积极采纳,并认真研究落实。 承办人: 顾泽伟 联系电话:82115583
|